400-0313-139
還記得23年雙十一前後嗎?一台制氧機只要2800元,到了12月下旬卻飙到5000元以上。短短兩個月,“價格翻番”的戲碼就發生在我們眼前。有人調侃:“血氧儀是預警器,制氧機才是真正的救命神器。”隨著疫情政策調整,家用醫療設備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尤其是制氧機,幾乎一夜之間成了“硬通貨”。
那麽問題來了:一台看似“方盒子”的制氧機,爲什麽價格能被炒上天?它裏面到底用了哪些芯片與核心零部件?本文將帶你拆開“制氧機熱潮”的幕後邏輯。
制氧機並非新鮮産物。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家庭就開始使用氧氣濃縮器來替代昂貴又麻煩的高壓氧氣瓶和液氧系統。1985年,第一台家用制氧機問世,才真正意義上讓居家吸氧成爲可能。
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印度醫療系統幾近崩潰,制氧機曾一度被搶購一空。如今,隨著國內防控政策調整,制氧機的需求再次暴漲。數據顯示:
需求爆發的背後,是中老年人、孕婦、基礎病患者以及高原旅行者等多樣化群體的共同推動。
與血氧儀的火爆相似,制氧機市場同樣被國內外廠商瓜分:
其中,魚躍醫療制氧機占據國內60%的市場份額,並在全球銷量居首。康泰醫學、可孚醫療、新松醫療等廠商也借機擴張産能,搶占市場。
廠商 | 産品特點 | 市場表現 |
---|---|---|
魚躍醫療 | 産品線完整,全球年銷量突破100萬台 | 國內外市場雙第一 |
康泰醫學 | 血氧儀+制氧機雙線布局 | 制氧機産品覆蓋1L-10L |
可孚醫療 | 擴産積極 | 2021年業務收入近2億元 |
制氧機的核心是壓縮機和分子篩,而芯片、電路板、傳感器等更多是“輔助大腦”。
典型芯片應用案例:
分子篩是制氧機的靈魂。它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沸石材料,通過孔徑大小篩選氮氣,從而留下高濃度氧氣。
換句話說,芯片決定“聰不聰明”,而分子篩和壓縮機決定“氧氣足不足”。
制氧機的火爆不是偶然。從血氧儀到制氧機,我們見證了醫療設備的“周期性走紅”。但消費者需要明白:
? 欢迎关注仟龙,各种 醫用器械、耗材 批發,不定期分享實用熱點知識,有需要可聯系~